生物製劑注射筆 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趨勢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如果發病後不治療,近三成病患5年內將無法工作。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指出,生物製劑注射筆為目前主要的治療趨勢,不但施打方便,且健保已納入給付範圍。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鼓勵病友積極持續治療,注重飲食管理,以確保病情的穩定度。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30-50歲的女性。如果發病的話,就必須長期與疾病抗戰。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指出,關節炎是造成殘廢的第1成因;類風溼性關節炎發病後若不治療,2年內關節開始產生不可逆的損壞;美國關節炎及相關風濕疾病治療的預算約為GDP1-3%,但是台灣健保預算只佔GDP3%;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平均壽命減少4年(約5-10年);如果發病後不治療,近29%病患5年內無法工作。

過去治療方式產生的副作用,如:胃潰瘍、水腫或骨質疏鬆等,常使病患不願服用藥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張棋楨說,自從92年起,生物製劑上市,具有施打方便、藥效快速等優點,且不同生物製劑的注射頻率不同(每月1-8次),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生物製劑。

張棋楨主任提醒病友積極持續治療,維持病情的穩定度,並可適度從事簡單的有氧運動,包含:游泳、瑜珈等。飲食方面以少油、少鹽、少糖為主,可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魚肉類、富含β-胡蘿蔔素的芒果、木瓜、波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柳橙、奇異果、葡萄柚等,及富含維生素E的麥芽、葵瓜子、杏仁等,藉此提高免疫力。

arrow
arrow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