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可見伴隨「虛證」問題。中醫師余雅雯表示,「脾腎虧虛」者多見於痛風性關節炎的慢性關節炎期痛風病程較久,累及臟腑,運化泄濁功能障礙而產生。
余雅雯表示,這類患者可見面色萎黃,易腰膝痠軟、頻尿,心悸浮腫,舌暗紅苔少,關節變形而屈伸不利。藥方可用六味地黃丸配伍山藥、桑寄生、細辛、當歸、黃耆、杜仲、等藥來治療。同時,建議在天冷時,可搭配艾灸穴位保養,常選用腎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促進循環增強臟腑代謝功能。
醫師指出,第一次痛風發作就要小心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併發症。研究發現,尿酸值每上升1mg/dL(每百毫升血液一毫克),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就增加12%;痛風發作的關節部位每增加一處,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再增加10%。
痛風發作期常見「實證」症候。余雅雯表示,濕熱痺阻常於急性發作期出現,可見病灶關節明顯紅、腫、熱、痛,伴隨口乾,尿赤熱,舌紅苔黃膩,治療可配合袪濕清熱,泄濁通絡,常用藥如白虎湯、上中下痛用痛風丸、黃柏、薏仁、牛膝等,並可外敷如意金黃散、三黃散等,加強消炎止痛。
「痰瘀痺阻」常見於肥胖、三高患者,可用三仁湯或配伍蒼朮、南星、川芎、紅花、桃仁等治療;急性發作期避免冰敷,以免尿酸堆積更多,發炎時間更拉長。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