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劑量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緩解功能性症狀 健保有給付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長期腹瀉、久治不癒的消化性潰瘍,或者是莫名低血糖造成的昏迷,小心可能是異常的荷爾蒙分泌引發的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這些症狀因為與腸躁症等疾病相似易被混淆,使得患者延誤正確治療時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白禮源醫師表示,近年各種診斷工具的發展及疾病意識的提升,使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人數增加約五倍。

白禮源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目標是希望能完全清除腫瘤,不過,對於手術無法完全切除或是發生轉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就必須合併使用全身性的藥物治療─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特別是具有功能性症狀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使用此藥物治療,能減少患者因功能性症狀所產生之苦,且目前健保有給付。

白禮源進一步提到,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使用高劑量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能抑制腫瘤細胞異常的荷爾蒙分泌,改善患者臨床症狀,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延緩疾病惡化達到15.6個月。除了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外,針對原發於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還可使用標靶藥物口服mTOR抑制劑合併治療,其可明顯延緩腫瘤惡化達11.4個月,由於副作用較容易控管,可以提供患者較好的生活品質。

臨床經驗中,有一名年約六十歲的老翁,兩年多來因為舌頭、臉部、軀幹及腹股溝等處發生嚴重的皮膚病變,呈現瀰漫性的皮疹及潰瘍,當時被診斷為濕疹或乾癬,但求診於皮膚科及風濕免疫科仍無法獲得治療,經多科醫療團隊診斷,發現胰臟部位有腫瘤,才確診是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後來,經過高劑量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治療一個月後,患者的皮膚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也減經因舌頭病變進食時產生的痛苦煎熬。

 白禮源醫師提醒,若疑似自己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透過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查詢,提供相關生物標記血中濃度檢測的醫療院所及主治醫師資訊,透過血液檢查及臨床診斷,可以及早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及早獲得正確治療。

arrow
arrow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