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 患者治療新選擇

記者曾一禾/台北報導

據統計,目前台灣約有6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常因腫痛、發炎所苦,過往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會採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來減輕疼痛及降低發炎反應。當病情無法控制時再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DMARDs)。這類傳統藥物能夠透過抑制免疫系統,減少關節破壞進一步讓病情受到控制。

高雄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鄭添財醫師指出,理想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藥物應具備緩解快、藥效佳,副作用低,避免關節變形等特性。若在使用上述口服藥物患者病情仍無法有效治療,尚有生物製劑及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可供選擇,病友可依照個人病況與醫師討論。

一名50多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確診時手部腫脹疼痛狀況嚴重,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控制不佳,甚至一年多前病情急速惡化,需要不斷冰敷才能緩解疼痛,令病人非常困擾。收治患者的鄭添財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因複雜,每名患者又各有不同表徵呈現,需配合長期治療及追蹤觀察才能有更好的治療判斷,建議患者不論是在外部表徵或是發炎、疼痛狀況,都應與診治醫師反映。

鄭添財醫師表示,患者的病情控制狀況與服藥的順從性都是選用藥物的考量,日前衛福部已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口服用藥,適用於使用MTX無效,或無法耐受MTX的中重度患者,提供病友新的治療選擇。

鄭添財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未及時治療嚴重恐導致殘障甚至終生臥床,因此一定要把握治療時機;最新的小分子口服藥服用方便,且現在藥物選擇性越來越多,只要充分配合醫師診治,相信病友還是可以穩定控制病情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1台mom為你設想 的頭像
    a1台mom為你設想

    a1m1o1m的部落格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