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特別注意血栓之害。
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瑞典研究報告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特別容易出現血栓。因為出現血栓的風險較高,所以因病住院的機率也較高。但研究並沒有證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會直接增加血栓發生機率。
研究作者瑪莉‧霍爾姆奎斯特指出,有強烈證據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血栓息息相關,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出現發炎反應,或一些治療、其他因素導致血栓發生風險上升。
類風溼性關節炎與骨關節炎不太一樣,骨關節炎多半與老化、骨頭磨損有關,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常發生於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族群,這種疾病會引起關節發炎。患者便會出現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等症狀,關節功能也大為降低。
過去有些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腿部較容易出現深層靜脈血栓,當血栓跑到肺部,就稱為「肺栓塞」。血栓可能造成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嚴重後果。
研究人員追蹤四萬五千多名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健康狀況,並與其他未罹病者做比較。結果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出現血栓的機率比一般人增加約一倍。
美國醫學專家指出,中、重度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常有基因、運動量不夠、常暴露於香菸環境等問題,這些因素也都會增加血栓風險。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釐清事實真相。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