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 孩子最想懂的法律常識

【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國中小學生最怕什麼?第一名居然是校園霸凌,嚴重性可見一斑。公共電視調查發現,台灣中小學生最想知道的法律常識,排名第一是校園霸凌,調查568位學生當中就有438位選霸凌,其次是詐騙,網路霸凌排第三。

教育部和公共電視台合作製作13集的《青春法學園》節目,製作單位調查全台16所國中、21所國小共568名學生,以學生最想知道的法律常識為節目主題。

▲公共電視、教育部與法務部共同合作推出的《台灣囝仔讚》、《青春法學園》節目,28日邀請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後排右三)、法務部科長吳永達(後排右一)與公視總經理曠湘霞(後排右四)等人聯合舉辦揭幕儀式,宣告12月正式開播。(圖文/楊萬雲)

超過9成受訪者想知道霸凌的法律常識,校園霸凌包含肢體、言語、關係、傷害及恐嚇;之後依序是詐騙、網路霸凌、幫派、竊盜、毒品問題、網路交友、網路遊戲、校園性騷擾、性侵害、藥物濫用、青少年打工、智慧財產權,都是目前青年學子最困惑也最容易碰上的校園犯罪問題。

旁觀霸凌也可能涉及刑責

第一集節目以國中小學生最關心的「校園霸凌」為主,戲劇演出因向老師檢舉同學上課玩電動,遭到同學排擠。節目告訴學生,如果高大的同學向弱小的同學收取保護費,一旁觀看的同學雖然沒有恐嚇,也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偷別人的錢和偷家人的錢,被抓到後的刑責一樣嗎?」「網路賣家的產品,有無7日保固期?」若沒特別注意,通常會被忽略。主持人謝震武說,節目舉生活中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傳遞正確法律概念。

學生法治觀念急需加強

教育部軍訓處教官嚴家棟表示,校園霸凌面向很多元,包括嘲笑、恐嚇的「言語霸凌」,組小團體排擠他人的「關係霸凌」,很多加害者不知道已經傷害了別人,持續造成受害者生理、心理不舒服,需要補強法律常識。校園的「霸凌」與「嬉鬧」不容易區分,可以藉由當事人的感受來判斷,他強調,碰到霸凌不要閃、不要害怕,要立即老師反映。

《青春法學園》13集節目已錄製完成,將於12月2日起,每周日早上10點在公共電視台播出。

▲《青春法學園》以兒童最關心的霸凌、網路、竊盜等法律常識融入節目,建立青少年正確法治觀念,圖為主持人謝震武。(圖文/楊萬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霸凌 孩子最想懂的法律常識
    全站熱搜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