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守護失智長者 日常調適10原則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罹患失智症的長者卻常因病況無意間造成家庭關係的惡化。醫師指出,失智老人的行為問題往往大於記憶喪失,如有30~50%的患者會產生妄想、幻覺,而更多數則有個性改變、固執衝動等反常現象,身為照顧者的家屬,首要便是認識失智症成因,在日常生活中也儘可能視病患狀況不斷調適,謹記10個原則守護失智長者健康。


▲ 守護失智老人,除了第一線的家屬,積極推行區域看護責任醫院,力行在地老化有更大幫助。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甄瑞興表示,曾針對200位輕中度失智症病患家屬的照顧壓力進行調查,發現大部份壓力來自於患者不穩定的情緒,有高達74%深感疲憊、情感耗盡;58%認為沒有休息時間;57%覺得社交受阻,更有家屬透露需要「失智症家屬門診」讓照顧者的情緒壓力也有人照料。

甄瑞興醫師強調,因照顧失智長者的壓力,不乏家屬罹患憂鬱症。建議照顧者應適時抒發壓力,在與失智長者互動時,謹記調適10原則相當重要。

1. 家屬應保持正確認知

失智老人常因腦部額顳葉萎縮導致幻覺、妄想與個性改變,被冠以「老蕃癲」的污名,醫師若施以抗精神藥物,則讓患者整天昏沉無生氣,但若不用藥,家屬可能會深感困擾,此時應保持正確認知,審視自己可以接受長者「失控」的強度,在可調適範圍內,減輕用藥對患者也有幫助。

2. 建立原有生活常規

失智患者因近期記憶不良,可協助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常規,減少混亂狀況,同時注意要符合過去生活,勿過大變動。

3. 讓患者獨立生活

患者雖需人陪,但維持獨立性更重要,例如讓他們獨立完成洗澡、穿衣等日常工作。

4. 維持患者尊嚴

記住,你所照顧的是「人」,有感覺、情緒,若不得當的言語或行動,都會讓他覺得受傷,尤其避免失智長者在場時討論他的不當情形。

5. 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任何形式的爭執都會引起雙方心理壓力,且病患若越感覺挫敗,病情將更糟糕,儘量維持患者生活平靜為上策。

6. 保持工作簡單化

嘗試給患者一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摺衣服、掃地等,讓他們有勞動感、被需要感。

7. 維持幽默感

需要與病患共同歡笑,幽默可以讓生活壓力有良好紓解。

8. 維持居家安全

當失智症的病患生理協調能力與記憶力衰退時,日常生活受傷的機會隨之增加,維持親老的安全居家環境相當重要。

9. 鼓勵患者運動

要維持患者現有的生理與心智能力,適度運動相當有幫助,必要時可詢問醫師與營養師在飲食與運動上的注意事項。

10. 協助患者發揮現存能力

一些經過設計性的活動可以加強病患個人尊嚴及自我價值觀,使病患生命更有意義,讓他們在允許範圍內的工作、活動,增加自信與成就感,對改善病情有益。

照顧久病親人 情緒也需出口

〔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衛生局心理與精神科指出,久病不癒是尋短的高危險群,照顧家人也背負很大的壓力,親友應對久病者和其家人多察言觀色、給予關懷支持,也可尋求社會救助管道,避免悲劇發生。

台南市社會局照顧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譚乃澄表示,為了減輕長期照護親人的案家負擔,長照制度可提供案家居家服務、喘息服務。居家服務針對重度個案最高每月可提供90小時的服務,輕度每月最高25小時居家服務;居家服務每小時180元,低收入戶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可獲9成補助,一般家庭也有7成補助,自付額3成。

另有喘息服務,可媒介案家雇用居家服務員到家照顧親人,或到照護機構暫時就養,一天一千元,補助天數視病情為14至21天。

衛生局說,當民眾的長輩或家人長期臥病,易跟家人有衝突、產生情緒困擾,若未適時紓發壓力,恐會自我傷害甚至傷害他人。如情緒障礙持續兩週仍無法緩解,或持續有自殺意念,其親友應多關懷並幫忙尋求心理衛生或精神專業人員協助。

我說:把兩個主題放一起 家人與病人都需要關心 尤其長期照顧病人的那一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1台mom為你設想 的頭像
    a1台mom為你設想

    a1m1o1m的部落格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