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小腿肚,是重要的「生命維持器」
小腿肚指的是小腿後方軟軟的肉。包括稱作腓腸肌、比目魚肌等肌肉,以及活動腳部與腳趾的肌肉,都呈倒心型集中在小腿肚。當這些肌肉頻繁收縮時,可將流往下半身的血液持續向上推送,就像幫浦一樣把血液往上送回心臟。
因此小腿肚功能如同「第二顆心臟」,是相當重要的肌肉群,也可解釋成「心臟負責上半身的血流,下半身的血流則由小腿肚負責」。
狗、貓、猴子等動物,都沒有小腿肚肌肉,動物中唯有人類擁有發達的小腿肚。這就是為什麼狗、貓、猴子,都用四隻腳行走;而只有人類,可以從四隻腳爬行,演化成兩隻腳站立並行走,讓視野變得更寬廣,雙手也得以自由使用,創造文明。
問題是,在地心引力的自然法則下,如何使往下流動的血液,可以反重力回送到心臟呢? 從心臟送出的血液會運行全身,再經由靜脈回送到心臟,但心臟並不具備「吸回」血液的力量。
70% 的血液都集中在「下半身」
全身約有70%的血液會集中在下半身,假使血液不斷囤積,人類就會死亡。因此膝蓋下方的肌肉才會像幫浦一樣運作,形成將血液回送至心臟的機制。
請各位觀察一下行走時小腿肚的肌肉,會膨起又收縮。分布於小腿肚的動脈,其周邊的肌肉會時而用力收縮、時而鬆弛,與乳牛擠奶的動作(擠乳作用)相似,可將血液回送心臟促進循環。尤其在步行時作用力最大。
而在靜脈內,大約每隔5公分,就有一個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存在,需要強而有力的「上推力道」。因此,膝蓋下方的無名英雄,非小腿肚莫屬。
上了年紀、運動不足、運動過度、過勞、壓力、疾病或受傷等,各種原因都會加速小腿肚的幫浦機能衰退,造成血液凝滯、手腳冰冷、老廢物質囤積在血管內,導致百病叢生。
本文出自采實文化《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