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1

 
淺談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選擇理論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1
《蘋果橘子經濟學》(網路資料)

「新古典經濟學的個人選擇理論是一套會讓經濟學家用數學理論鋒利的刀,如有巫術般地,一刀將蘋果切成橘子的怪誕經濟理論,同時也在不自覺中使自己也變成了巫師。」

第1節  《蘋果橘子經濟學》

蘋果橘子經濟學》是芝加哥大學擅長「應用統計學」的經濟系教授Steven Levitt 以及一位新聞雜誌的專業撰稿人Stephen Dubner,合作撰寫的一本暢銷書《怪誕經濟學:一位玩世不恭的經濟學家探討萬事萬物背後不為人知的一面(Freakonomics: 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的中文書名。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有趣的書,一本讓我一讀就愛不釋手的書,書中記載了藉由實證研究所揭露了一些常見事物背後有趣的甚至是發人深省的內涵。

例 如,美國芝加哥市教育局於1996年開始對該市公立小學的學生進行筆試測驗,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果並間接評鑑授課教師與學校的教學成效,學生測驗成績優良的 老師與學校會受到獎勵,學生測驗成績不佳的老師與學校則會受到懲處。這造成授課老師產生主動幫學生竄改電腦答案卡以求好成績的作弊誘因。該書告訴你 Levitt 怎樣應用學生試卷答案卡的電腦紀錄,先用人性直覺推測一般人意圖作弊時可能的切入點和正常技巧(即在答案卡上於何處和如何動手腳),然後以統計技巧找出有 作弊嫌疑的老師,更進一步對這些受到懷疑的老師所教導的學生進行再一次的測驗,以強化這些老師可能真正涉弊的證據,此研究最後導致一些涉弊教師被芝加哥教 育當局開除的真實結局。

這不是一項理論經濟學家慣常從事的在象牙塔中推導虛擬的數學模型的虛擬遊 戲,而是一項運用統計數據與技巧探索真實現象的傑出研究。有時候在經濟學的課堂上,我會在討論誘因的重要性時,向同學們講述這則老師作弊的故事,在此我擔 心這則故事對不少讀過經濟學的人來說已經太老套了,否則我也可以在此專欄中寫一篇文章向你介紹這則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故事。(當然,這則故事,如果由 Levitt的學生,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來講,應該會講得比我精彩很多,他至少知道了不少第一手的故事內幕。)

又 如,「到底是好學校教出好學生或是好學生造就好學校」。也就是,到底明星學校是學校好或是學生好,這兩種情況聽起來都有可能。這件事看起來只是日常生活中 的尋常事,但真的要發掘平均而言,日常現象背後的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能不能找到一項關鍵證據來說明是否在某一個地方所出現的這類 尋常事物背後可能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Levitt 就在芝加哥市找到這樣一筆漂亮的資料。某一年芝加哥市公立高中的就學制度,由學生不能跨學區就讀開始開放成可以跨區就讀高中,但這項政策的改變預期會造成 明星高中報名人數超過學校可容納學生名額的困擾,因此進一步採取以抽籤方式決定報名超額時誰可獲得入學機會的辦法來加以因應。由於明星高中的報名人數真的 爆滿,真的出現以純粹隨機靠運氣的抽籤方式來解決超額申請的現象。此時,學生會因此分成三種群組:一是沒有去申請明星高中者,二是申請明星高中且當時「幸 運」中籤而就讀者,三是申請明星高中但「不幸運」沒中籤而回頭就讀社區高中者。簡單的說,一些學生沒有去申請明星高中,另一些(通常是比較注重學業成績 的)學生會去申請明星高中,但能不能就讀明星高中純粹是基於隨機性的運氣因素。

在這樣的真實故事的 場景下,我們可以應用統計原理來檢驗「有沒有申請就讀明星高中」與「申請後有沒有能憑運氣就讀明星高中」對學業成績的影響。結果Levitt藉由統計分析 發現學生就學後成績的好壞,關鍵在有沒有去申請明星高中,而不是申請後有沒有機運就讀明星高中。所以,以這回芝加哥的例子來說,答案很清楚是「好學生造就 好學校,而不是好學校教出好學生」。這是很棒的資料所吐露出背後可能真相的好研究,這也讓我們見識到一流學府中的一流應用統計學教授如何應用他所發掘出一 流資料以作出一流實證研究的一流案例。

另外,蘋果橘子經濟學》書 中第一章的第一頁,一開頭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幼稚園學童家長遲到接小孩的故事。這故事的起源是兩位經濟學家Gneezy and Rustichini (2000),在對以色列海法地區的一些幼稚園進行的一項有關家長是否會遲到來幼稚園接小孩回家的實驗中,發現三項有趣的結果:首先,對遲到家長處以小額 罰款,會使遲到家長的人數不減反增;其次,小額罰款不只使遲到家長人數增加,而是大幅增加;最後,當將罰款取消後,遲到家長的人數並沒有回復到原來的低遲 到水準,而是大致維持在大幅增加後的高遲到水準上。第一項「處以罰款遲到人數反增」的發現與犯罪經濟學中處罰可抑制犯罪的看法恰恰相反,事實上這等於挑戰 了「價格(罰款)增加需求量(遲到或犯罪)下降」的經濟學最基本的「需求原理(the principle of demand)」(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的意思);第二項「大幅增加」的發現相當奇特;第三項發現中「不可逆」的結果更令人驚訝。

如何尋求一個經濟模型可以在合理且簡單的假設下同時解釋這三項發現,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若能對這三項看似異常的發現提出簡單的具有一致性的合理解釋,可能會幫助我們瞭解很多相關的經濟現象。只可惜蘋果橘子經濟學》的 作者,沒有進一步說明應該如何解釋此問題,可能是因為此問題對一般經濟學家來說並不容易解釋得很簡單又很漂亮。若他嘗試或尋求如何解釋此問題的答案時,很 可能會提到我對此問題所提出的解釋,只可惜他們只於該書一開頭時提及此令人好奇的故事,然後當你滿懷期待地讀過整本書的每一個字後,卻發現他們未曾再寫下 任何一個字談論此問題,連給這些已經被勾引起好奇心的讀者一個初步的答案或至少提及去哪裡找答案都沒有;老實說,以虎頭蛇尾來形容他們對此問題的處理方 式,都已經是非常客氣的形容詞了。

在這篇文章的初稿中,我有寫下我對此問題提出的解釋,但後來我把 它刪了,原因是這篇文章後來寫得實在太長了,所以我不得不割捨掉不少內容。就是因為篇幅限制以及避免過度偏離本文所想探討的主題(「什麼是真的蘋果橘子經 濟學呢?」)的緣故,所以在此賣個關子只提到我對此問題有提出一項還不錯的解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我與一位同事在《經濟行為與組織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所發表的文章。但是在你閱讀該文前,我建議你先花幾天的時間去思索先嘗試去提出自己的詮釋方式。我有一項習慣,面對一項問題時,在查看聰明偉大的經濟學家 對該問題的解釋觀點之前,我會先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避免自己對事物的看法老是被經濟學大師牽著鼻子走,成為他人思想的奴隸而不自知。我觀察到很多人老是 喜歡不加深思的引用經濟學大師的想法,而且還常常是以能夠成為經濟學大師「一加以驗證就會出錯」的思想概念的跟隨者而沾沾自喜。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2

 

第2節  蘋果橘子經濟學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進入本文的主題,這篇文章我想要討論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呢?」在《蘋果橘子經濟學》那本書的封面上, 畫了一顆被刀子切下約六分之一,可以同時清楚看到此顆水果的外在表像與內在乾坤,因此我們可以發覺它是一顆外表包覆著蘋果果皮而內在卻呈現橘子肉的怪異水 果。並且在這顆被剖開的蘋果旁邊,寫下了一句話:「一顆蘋果,用經濟學的刀子切開,裡頭竟然是橘子。」該書就是以這句話來解釋「蘋果橘子經濟學」的意義。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種看似莫名其妙的比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這是一把嶄新的極度特殊的「經濟學的刀子」,極端特殊到可以如有魔法般地一刀把蘋果切成橘子。也就是,他們要提出且介紹一種嶄 新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一種非常獨門獨特的分析方法,特殊到可以把蘋果看成橘子。但這沒道理。果真如此,一項經濟理論真能讓聰明的經濟學家將蘋果看成橘子, 那經濟學家可不就變成巫師了!那可就真是糟糕了!這種經濟理論,毫無疑問地,應該把它丟掉。

但是,心思細密的你,可能會查覺到我以這種方式來解釋「到底什麼是蘋果橘子經濟學的意義」。這樣做對《蘋果橘子經濟學》的作者與據說超過百萬購買此 書的讀者來說,是非常不友善的、充滿惡意的、至少是太異想天開的想法。你應該會覺得我不應該這麼沒有水準且這麼惡意地明目張膽地寫出並主張這種毒辣的看 法。

第二種比較可能的合理解釋是,他們創建了且要介紹一種新型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一種非常傑出的分析方法,當面對表象是披著蘋果的外皮但實質內涵是橘子 的水果等類似問題時,利用他們所設計與介紹的分析技巧就不會受到外在表象的愚弄而可一眼看出事物的內在真相。若採用作者所用的經濟學分析工具(「經濟學的 刀子」)就能輕易看穿容易導致誤解的表象而體悟出事物內在的本質。也就是,他們發展了一種全新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一種非常特殊的且非常優秀的分析方法。

第二種「蘋果橘子經濟學」的解釋表示了另一層意思,Levitt所服務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很多大牌教授,以及全世界在不同國家各個大學與研究機構中 的眾多芝加哥大牌教授的跟隨者,所用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也就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是「正常的經濟學」。而Levitt的經濟學理論是奇特的「用經濟學 的刀子切開蘋果發現裡頭竟然是橘子」的「蘋果橘子經濟學」,即他有一套獨門的超級優越的新經濟學分析架構。

其實,他是沒有的。看不出來他們有提出任何新的經濟理論或新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他們所做的與介紹的研究只是屬於「應用統計學」的範疇。也就是,將非 常多的不同學科的學者在做研究時都會用到統計學技巧應用在一些日常生活的題材而已,而他剛好在經濟系工作且(或)文章剛好發表在經濟學的專業期刊上罷了, 所以以經濟學理論的觀點來看,這項解釋是說不通的。我看不出其分析方法有特殊之處,其主要優點是資料品質很棒。(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統計概念是所謂經濟 計量學家或經濟統計學家為解決經濟資料的先天上缺陷所發展的統計理論,經濟資料先天上本質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些資料不是為檢驗經濟理論的目的而刻意收 集的。)

第三種最可能的解釋是,他們在那本書裡所要提出且要介紹的是「研究題材」而非「研究方法」是非常獨特,也就是,相對性的,其它經濟學家(應用新古典 經濟學的概念來進行分析)的研究在「題材上」是屬於傳統的「正常的經濟學」,而Levitt 的研究卻是在「題材上」非常特殊,獨特到可以用「蘋果橘子經濟學」來形容其怪異性。換句話說,他們是用舊的刀子去切開新的極為罕見的水果的意思。

第三種「蘋果橘子經濟學」解釋所隱含的意思是,Levitt任教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裡很多大牌教授(與世界各地眾多的跟隨者)的研究題材或分析對象 是「正常的經濟學」,而他以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為分析工具所做的實證研究則是因題材的奇特性而成為一種「用經濟學的刀子切開蘋果發現裡頭竟然是橘子」的題 材上的「蘋果橘子經濟學」。

但是,這種說法也是說服力微弱的說法,因為他們所介紹的研究題材雖然有其新鮮與吸引人之處,然而這種題材的新鮮性其實對現代經濟學家來說並沒有什麼 特別特殊之處,主要是資料品質很棒罷了。我認為這他們的書寫得極佳也很值得讀,該書所介紹的研究題材很新鮮,但在經濟學中這類的特殊的分析題材到處都是。 我個人就發表過,例如幼稚園家長遲到接小孩、群聚性的蜜蜂為何會發生分巢(honeybee swarming)現象、補習文化、升等續聘等問題的數學的經濟分析論文。如果你讀讀2011出版的兩位芝加哥大學知名教授Gary Becker 和 Richard Posner 所著,陳榮彬與楊士奇所翻譯的《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Uncommon Sense: Economic Insights, from Marriage to Terrorism)一書,你就會發現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研究題材,如「性革命、同志結婚、一夫一妻、生男生女、移民、人口政策、器官買賣、徵用權、大藥 廠賺錢能救更多命嗎?藥物專利、分享和小偷的界限、誰來研發罕疾藥?孤兒藥品與智慧財產權、塞車誰該買單?國家道路的私有化、食古不化的學校、談大學、絕 對原創還是抄襲?學術剽竊、為什麼有些飯碗摔不破?大學該賺錢嗎?營利性的大學院校、學校排名有多真實?大學排名的經濟學、胖子的脂肪該被抽稅嗎?向垃圾 食品宣戰嗎?徵收脂肪稅與食品禁令省了多少人命錢?紐約反式脂肪禁用令、要自由又要管東管西、自由主義的家長制、誰害了大賣場勞工失業?芝加哥市的大賣場 勞動新法令…」其實,只要你翻翻類似的為數眾多的經濟學書籍,就能輕易說服自己經濟學研究題材五花八門目不暇給的特性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不值得加以特別強 調的事了。

該書的論述在經濟理論的創新性的觀點上來看,在研究方法或解釋角度並沒有特殊之處,作者在該書與後續的兩本書(《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和《蘋果橘子 思考術》)中只是不斷強調「誘因很重要」,並且不斷使用「誘因」這個人人都懂的常識性概念來解釋各式各項的問題。很多經濟學家與教科書作者也一直主張與特 別「強調誘因很重要」是經濟學最值得彰顯的主要特色之一,我對這種說法非常不以為然;我個人認為這反而可能是一種書讀不多的或沒有學問的人的講法。為什麼 我會有這種看法呢?原因很簡單,誰都知道誘因很重要,歷史學家、教育學家、法律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管理學者、廣告行銷學者、工程師、水 電工、工友、警衛、校長、學校老師、家教老師、補習班老師、幼稚園老師、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父母親、小孩、訓獸師…誰都知道誘因很重要。「誘因很重 要」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強調「強調誘因很重要」,反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種過度強調超單純的人類行為動機的論調反而是彰顯經濟學家對人類複雜的行為動 機的暸解與知識的貧乏罷了。除非經濟學家能強調經濟分析方法對誘因的處理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否則這項說法反而是顯示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是極度膚淺的負面證 據。

所以,就第三種分析題材的解釋而言,使用「蘋果橘子經濟學」的字眼,由現代經濟學的研究題材來說,也是言過其實的,也說不通的。因為,這只是講給極 度外行人聽的話,講給那些還以為經濟學只是研究經濟成長、貨幣銀行與如何賺錢等題材的非常外行的人聽的話。現在只要有一點經濟學素養的人,現在只要修過經 濟學原理這類最初級經濟學課程的人,應該都會了解這只是外行話。現在連大學一年級的經濟學學生都知道經濟學是一種研究選擇的學科,可以用來研究人們如何在 面對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問題下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是Gary Becker所倡導的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觀點。所以,Levitt的觀點對了解或學過經濟學帝國主義觀念的人來說,沒有哪一點是值得叫做「蘋果橘子經濟學」 或「怪誕經濟學」的充分理由的。

因此,我的看法剛剛好與Levitt的觀點相反,如果Levitt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很多大牌教授所用的新古典經濟學在理論上是「正常的經濟學」,而 且所研究的題材由現在的眼光來衡量也只是「正常的經濟學」的話,則Levitt的研究也只是他同事們的理論上的「正常的經濟學」概念的有趣且漂亮應用而 已。也就是說,由他同系前輩Gary Becker所創導的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觀點來看,Levitt 的研究在研究題材上也只是「正常的經濟學」而已,一點都不奇怪,一點也沒有「蘋果橘子經濟學」的味道。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大費周章地提問說:「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呢?」

那麼,現在有沒有存在一種真正名符其實、真正名至實歸的經濟理論,真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冠上「蘋果橘子經濟學」名稱的怪誕經濟理論呢?

我的答案是:「有的。」            

「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究竟在何處呢?其實,「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就在燈火闌珊處」,最普通且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最容易被輕忽。我認為現代經 濟學家最熟悉的新古典經濟學,就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正是一把陳舊的但極度特殊的「經濟學的刀子」,極端特殊到可以一刀把蘋果切成橘子的怪誕經濟 學。

也就是,對一般現代經濟學家來說,極端熟悉、每一日都在應用、無所不在、隨身攜帶、深植腦海中的標準的正統的居於絕對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經濟學,就是 一種非常獨門獨特的分析方法。特殊到可以把蘋果一刀切成橘子,獨特到可以能讓聰明的經濟學家將把蘋果看成橘子,同時也在不自覺中使自己變成了魔法師。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傳達的概念,可能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而且是非常極端的且惡毒的概念。我的立場是:我不認為新古典經濟學在理論上是「正常的經 濟學」,反而是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我主張新古典經濟學在理論上是「不正常的經濟學」,也就是有時候真的會使我們「用經濟學的刀子切開蘋果真的會錯誤地 將裡頭看成橘子」的怪異的蘋果橘子經濟學。

這怎麼可能!不要開玩笑!你不會也應該不相信這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怪誕說法。你絕對應該先保持這樣的絕對懷疑且不信任的態度。你絕對應該認為這是失意經濟學家為遮掩自我失敗後的自卑窘態並為引起注意的瘋癲失控的怪誕言論。

你絕對應該保持這樣的絕對懷疑且不信任的態度來看待我的論述,以最嚴格的標準與眼光來檢驗我的說法,一直要到你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由才相信我的觀點。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3
 
淺談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選擇理論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3

3 新古典經濟學家教你怎樣買蘋果與橘子

接著,就讓我們看看新古典經濟學家教你應該怎樣去購買蘋果與橘子,或是新古典經濟學家描述你是怎樣購買蘋果與橘子的標準理論。

你(身上或心上)有若干元(如M元),來到一家水果行,蘋果一公斤若干元(如p元),橘子一公斤若干元(如q元)。 告訴我,你會以怎樣的思維方式來決定要買幾公斤蘋果與幾公斤橘子呢?或進一步,以經濟學非常常用的分析工具─需求曲線─來說,你對蘋果與橘子的需求曲線會 長什麼樣子呢?蘋果(或橘子)需求曲線的意義是指在其他條件(如所得、偏好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不變下於各種不同的蘋果(或橘子)的價格下你會買多少數量的 蘋果(或橘子)的意思。以圖形來說,蘋果需求曲線是指被畫在以蘋果數量為橫軸且以蘋果(或橘子)的價格為縱軸的平面上,用來刻畫消費者在各種不同價格下會 買多少數量蘋果(或橘子)的一條線。

如果你學過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即你的腦袋進過西洋經濟學大師 所創建的經濟學思想加工廠加工過。具體而言,若你渡海讀過英美等西方國家大學的幾乎任何一個經濟學系或研究所,或若你讀過現今西方學者所寫的幾乎任何一本 經濟學原理或個體經濟學的原文教科書,或你讀過台灣經濟學家模仿西方經濟學者所撰寫任何一本初級或中級經濟學教科書,或你上過台灣幾乎任何的經濟學的初級 或中級課程,則幾乎百分之一百或千篇一律地,雖然你內心深處的純真知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但是你通常會在以理智控制自己的純真潛意識之下,以違反你純真自 然的意識的方式,刻意地依照主流經濟學教導你的標準作業流程,清楚地知道尋找正確答案的標準作業程序,要分成三個步驟:找出或劃出你的為數眾多的無異曲線 (線上的每一點所表示的蘋果與橘子數量組合會帶給你相同的滿足水準的曲線);找出或劃出你的預算限制線;然後找出你的預算可達到的(即買得起的)且能帶給 你最高效用的一條無異曲線(在蘋果與橘子的數量對你來說都是越多越好且數量是可連續微小細分等假設下),通常這條帶給你最高效用的線就是那一條與你的預算 線相切的無異曲線,此時此切點所對應的蘋果與橘子的數量,就是你應該購買的最佳數量組合。

這樣的無異曲線配合預算限制線的圖形是被畫在一個以橫軸上的刻度代表蘋果的數量,縱軸上的刻度代表橘子的數量,並且以兩者的數量都是零的原點為基準點的兩度空間(或二維空間)的平面座標系中。接著,這三項標準作業程序可較詳細地說明如下:

第 一步驟,怎樣畫出你的出無異曲線呢?這項任務是相當麻煩的工作。首先,無異曲線的意義是該線上的每一點所表示的蘋果與橘子數量組合會帶給消費者相同的滿足 水準。一種畫出無異曲線的方法是,我們可以以平面上的任何一點作為基準點,然後(理想上或原則上)你將平面上所有點(其實是有無窮多個點)拿來與這一個任 意的基準點相比較,兩個接著兩個(一次接著一次)的進行比較。將和基準點比起來一樣好(相同偏好)的所有點都歸為同一群,再將和基準點比起來更好(偏好較 強)的所有的點都歸為同一群,又將和基準點比起來更不好(偏好較弱)的所有的點都歸為另一群。這時候在一些(如你來說蘋果與橘子對都是數量越多越好等)假 設下,那一些和基準點比起來一樣好(相同偏好)的所有的點剛好會在平面上會呈現為一條負斜率的無異曲線。在經過這辛苦的過程後,你終於可以找到自己的第一 條無異曲線了;但是這辛苦的工作才開始而已,接著你要開始在另外兩群的商品組合中再找出一個基準點,再將上述的勞苦工作重新做一次,藉此你可以找出第二條 無異曲線。接著,應用同樣的方法你必須去找出你的第3、4、5、6、7…100…1000…10000000…。在經歷這般千辛萬苦的過程後,你終於找到 你所有的無異曲線了。

幽默一點來說,這讓我想起李商隱的詩:「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關於畫無異曲線這一回事,恐怕到了絲盡蟬死且淚乾蠟炬成灰的地步,你也畫不盡你自己的無異曲線;恐怕即使物換星移地老天荒,你還是僅能像精衛填海一樣只是徒勞無功罷了。

第二步驟,怎樣畫出你的預算限制線呢?這項任務(在只有兩種商品的非常單純的情況下)則是相當簡單輕鬆的工作。首先,看看若將你全部的錢(預算)用來買蘋果最多可以買幾公斤,簡單的數學告訴我們可以買M/p公斤,然後我們可以將這個數據畫在表示蘋果數量的橫軸上的相應刻度上。其次,再看看若將你全部的錢拿來買橘子最多可以買幾公斤,簡單的數學告訴我們可以買M/q公 斤,然後我們可以將這個數據畫在表示橘子數量的縱軸上對應的刻度上。最後,畫一條直線連接上述橫軸與縱軸上的兩點,這一條直線就是你的預算限制線。預算限 制線的斜率表示這兩種水果的相對價格或兩種水果客觀替換比率,預算限制線與垂直與水平的兩軸所構成的空間之內的所有點所表示兩種水果的組合是你的預算買得 起的,此空間外的所有點是你買不起的,而預算線上的每一點則正好表示用盡你全部金錢(預算)所能購買的兩種水果的最大組合。(在有多種商品的情況下,要找 出多維空間的「預算限制線」,其實也是非常困難的事。)

第三步驟,怎樣找到與一條與預算線相遇的效 用最高的無異曲線(或與之相切的無異曲線)呢?這個步驟比較簡單,就直接由你的預算所達到的(即買得起的)的無異曲線中找出能帶給你最高效用的一條無異曲 線,通常帶給你最高效用的無異曲線就是那一條與你的預算線相切的無異曲線,此時此切點所對應的蘋果與橘子的數量,就是你應該購買的數量組合。

由於,這兩種水果的相對價格表示兩種水果的客觀替換比率,無異曲線的斜率表示對你來說這兩種水果你主觀上願意互換的交換比率。最佳選擇會出現在兩種交換比率相同的情況上,因為若主觀與客觀交換比率不同時,透過調整購買組合就可以提高你的效用。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4
 
淺談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選擇理論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4
身為一位消費者,你會應用這樣的新古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購買蘋果與橘子嗎?不用說,當然不會!(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4 平常百姓真的會以這樣的思維方式做決策嗎?

上 述無異曲線配合預算限制線的分析法,就是新古典經濟學的標準消費者選擇理論,現代經濟學就是以此個人選擇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龐大理論體系。但是這項理 論根基是一項牢靠的根基嗎?如果真的不牢靠!如果現代理論的根基真的出了大問題,那會發生甚麼事呢?後續發展出的那麼龐大的汗牛充棟的理論體系究竟要怎麼 辦呢?有時候,這個問題實在太大且太嚇人了!我真的不敢再想下去!

但是,我們還是先別想太多,只要先單純地想想看你身為一位消費者,你是怎麼做決策的呢?

身 為一位消費者,你會應用這樣的新古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購買蘋果與橘子嗎?不用說,當然!不會!而且是,絕對不會。這樣的決策程序是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除非決策完全不需要成本,你才可能這樣做。但決策實際上是很費力氣、很傷精神與很花時間的。

事 實上,如果你沒有學過正統的新古典經濟學,也就是你的腦袋沒有進過西洋經濟學大師所創建的經濟學思想加工廠加工過,或你沒有上過任何經濟學的課程,或你沒 有讀過台灣經濟學家模仿西方經濟學者所撰寫任何一本關於經濟學教科書,則徹頭徹尾這種對尋常人來說奇奇怪怪的決策方式根本不會進入你的腦袋中。也就是,你 真的會以上述的標準作業流程做決策,並且剛好能尋找出由經濟理論的觀點來看是正確的標準答案(消費組合)嗎?答案是:「當然不會。」這種無異曲線分析法只 是經濟學家製造出來的非常特殊的分析工具或非常特殊的看世界的方法罷了。只有思想中毒很深的經濟學家與單純的經濟學學生有時才會嘗試如此做;問題是,更糟 糕的是,即使你真的誠心誠意地想要照本宣科依樣畫葫蘆的照著理論所教的那樣做,遺憾的是你還真的做不來呢!

在 有些時候有些人可能在有意或無意間會出現嘴上說的與潛意識裡想的不一致的「口是心非」或「口非心是」的情況,即在口頭上說的或主觀認知上是一套,但實際上 (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無意地)做的卻是另一套;也就是實際上這樣做決策但口頭上卻說出另一種詮釋。但在這裡,這個準則不管用。身為一位消費者我們問問我們 自己就會知道:我們不是這樣做決策的,也沒有能力這樣做,除非我們被經濟學家洗腦洗的太厲害了,而活在似是而非的幻想世界之中!換句話說,很多使用這套分 析方法的經濟學家與經濟系學生都是理論上講的是一套,而實際上自己所做的又是另一套。你想想看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文化,是不是真的是一種非常虛為的學術文 化?

5 你是這樣買蚊拍的嗎?

有 一個星期六早上我走進一家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大賣場,當天我事先計畫要買一把蚊拍,因此刻意走到擺放蚊拍的攤位。攤架上放置著兩種不同的蚊拍,一把是充電 式的特價200多元,一把是電池式的特價80多元。我站在攤架前好幾分鐘腦海中盤旋著一件事:不是我要買哪一把或兩把蚊拍的問題,而是我在正常情況下是以 怎麼的方式思考要如何去做下購買蚊拍的決定的實際心理決策程序的問題。

身為一位學習、教授與研究經 濟學的專業人士,我會言行一致地採取理論與行動相符的決策方式嗎?也就是會以「找出或劃出我的無異曲線」;「找出或劃出我的預算限制線」;然後「找出那一 條與預算線相切的無異曲線,再以其切點所對應的兩種蚊拍的數量」來決定購買數量的嗎?(或排比出我對兩種蚊拍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偏好次序,再決定各購買多 少把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我當然不是以經濟學大師教導我們的思維方式來做出購買決策的。我 不是在那一天買蚊拍當時第一次突然頓悟到新古典理論的荒唐性,但還是再次地驚訝於我怎麼可能以前曾經相信過這套理論呢?我怎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寫考卷中相 關試題的答案呢?我怎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呢?我怎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命題學生的作業與考試題目呢?我怎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寫論文與做所謂的研究 呢?我怎麼會那麼盲目地相信教科書與授課教授的權威性而接受這套理論呢?

我內心充滿疑惑!為什麼這項真是「荒謬絕倫」的理論,我怎麼以前有可能會相信它呢!為什麼那麼多比我聰明的老師、學長學姊與學弟妹怎麼也會相信與推廣這樣不切實際的理論呢?

但 是,現代經濟學家卻幾乎千篇一律地以這樣的分析工具來分析人類的消費以及其他的選擇行為,此理論應用之廣可能令你驚訝不已。甚至,如果你不以這樣的方式跟 著大家來做所謂的研究是會被詮釋成一種違反潛在規定或集體認同或集體文化的不合群的舉動。或許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些,你可能就會發現經濟學家的想法常常異於 常人,而且常常以能異於常人為傲與為樂。而且,有物以類聚並排斥正常人的傾向;這是在思想上非常特殊的一種學術社群。一門怪異的學科會導致的一種荒誕的學 術文化,或許是一種很自然的結果。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什麼是真正的蘋果橘子經濟學?──系列5

第6節 經濟學家應有自知之明並能自我節制

在討論《經濟學家本末倒置的「黑洞信仰」:神秘兮兮的「供需雙剪」故事》的文章中,我們說過:

「交易價格是由市場需求與供給兩曲線交點所決定的所謂的『馬歇爾雙剪』(Marshall Cross),是經濟學家發明出來的虛擬的或隱喻的分析工具,並且好玩的是,它卻是經濟學極端重要的(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大部分的經濟學家是毫 不猶豫地使用它來進行相關的經濟分析與推論。然而,不幸的是,價格在真實世界中卻不是『由市場需求與供給兩曲線交點所決定的』,它只是經濟學家發明出來的 虛擬的或隱喻的簡單分析工具。但是很多經濟學家經不起『馬歇爾雙剪』的致命吸引力,犯了邏輯學上最基本的「過度通則化的謬誤」(the fallacy of overgeneralization ),太輕易或太隨意地以『舉一反三』或甚至『聞一知十』的頭腦簡單的推理方式,將此模型應用到不該用的地方…真實世界中非常少有這一回事…此分析工具是一 種純粹社會建構或文化產物,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分析工具,一種不切實際的隱喻(metaphor),一種假設,甚至是一個充滿神祕主義的信仰而已。」

因此在該文中,我進一步指出「經濟學家應有自知之明並能自我節制」:

「如果經濟學家有自知之明能自我節制,要知道『供需交叉』只是用來預測價格變化的簡單方便工具,適可而止恰如其分的使用它,則它會有一些如以血型或 星座看人的個性等好玩與有趣的地方。但問題是當你手中有一根槌子,任何碰到的東西都會變成釘子,先敲敲看再說。如果你只是拿它做做心智或智力測驗,敲敲玩 玩就好,反正那只是一種個人娛樂,要怎樣做是個人的嗜好與自由,無傷大雅。如果用它來做『嚴肅的』學術研究,並發表『嚴肅的』學術研究論文,也還好。反 正,投稿者與審查者是採取同一種思維方式的一群人,相看兩不厭,互相拉拔,他們要怎麼玩就讓他們去玩。

但是如果還大剌剌的且冠冕堂皇地提出政策建議,一副義正詞嚴充滿捨我(新古典經濟學)其誰的心態來提出政策建議,可能會危害社會。不怕你笑,從我由 大學一年級開始讀經濟學後直到最近,我自己都一直都是採取幾近毫不懷疑的態度堅定地深信…現在腦袋比較清楚一些,嘗試擺脫新古典經濟學徹底洗腦下的思維方 式,才突然對過去自己堅定的認知與主張,感到啼笑皆非…。」

你有沒有發現,同樣的故事情節又出現在這裡,在有關消費者選擇理論的「無異曲線與預算限制線分析法」的理論上。並且,即使情況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可能也是不分軒輊、毫不遜色的。

現在我們很適合把出現在《經濟學家本末倒置的「黑洞信仰」:神秘兮兮的「供需雙剪」故事》文章中的話,修改為:

消費者選擇是由一既定的預算限制線與一條相切的無異曲線的切點所決定的所謂的「無異曲線分析法」或「偏好理論」,是經濟學家發明出來的虛擬的或隱喻 的分析工具,並且好玩的是,它卻是經濟學關於個體選擇極端重要的(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分析工具。大部分的經濟學家是毫不猶豫地使用它來進行相關的經濟分析 與推論。然而,不幸的是,消費者選擇在真實世界中卻不是「由預算限制線與無異曲線的切點所決定的」,它只是經濟學家發明出來的虛擬的或隱喻的簡單分析工 具。但是很多經濟學家經不起「無異曲線分析法」的致命吸引力,犯了邏輯學上最基本的「過度通則化的謬誤」(the fallacy of overgeneralization ),太輕易或太隨意地以「舉一反三」或甚至「聞一知十」的頭腦簡單的推理方式,將此模型應用到不該用的地方…真實世界中沒有這一回事…此分析工具是一種純 粹社會建構或文化產物,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分析工具,一種不切實際的隱喻(metaphor),一種假設,甚至是一個充滿神祕主義的信仰而已。

因此,我必須再次強調的是「經濟學家應有自知之明並能自我節制」:

如果經濟學家有自知之明能自我節制,要知道「無異曲線分析法」只是用來預測消費者行為的簡單方便工具,適可而止恰如其分的使用它,則它會有一些如以 血型或星座看人的個性等好玩與有趣的地方。但問題是當你手中有一根槌子,任何碰到的東西都會變成釘子,先敲敲看再說。如果你只是拿它做做心智或智力測驗, 敲敲玩玩就好,反正那只是一種個人娛樂,要怎樣做是個人的嗜好與自由,無傷大雅。如果用它來做「嚴肅的」學術研究,並發表「嚴肅的」學術研究論文,也還 好。反正,投稿者與審查者是採取同一種思維方式的一群人,相看兩不厭,互相拉拔,他們要怎麼玩就讓他們去玩。

但是如果還大剌剌的且冠冕堂皇地提出政策建議,一副義正詞嚴充滿捨我(新古典經濟學)其誰的心態來提出政策建議,可能會危害社會。不怕你笑,從我由 大學一年級開始讀經濟學後直到最近,我自己都一直都是採取幾近毫不懷疑的態度堅定地深信…現在腦袋比較清楚一些,嘗試擺脫新古典經濟學徹底洗腦下的思維方 式,才突然對過去自己堅定的認知與主張,感到啼笑皆非…。

第7節 如水銀瀉地般的應用與經濟學帝國主義

沒錯經濟學家應知所節制,然而,不幸的是,實際情況是,當手中有一根槌子,對一般人來說,所有進入眼簾中的東西都真的可能都會變成釘子,先敲敲看再說。經濟學家也是人,拿起槌子來,沒有把能夠敲看看的東西都敲過,也是不會善罷干休的。

無疑地,無異曲線預算限制線分析法,即「在有限資源限制下,追求用盡全部有限資源的某種價值極大化(極小化)」的分析藍圖是現今經濟學最基本、最重 要且最盛行的分析典範。經濟學現今常用的定義是「經濟學是研究如何以有限資源滿足無窮慾望的一門學問」,而「在有限資源限制下,追求用盡全部有限資源的某 種價值極大化(極小化)」的無異曲線分析架構,就是這種經濟學定義的「分身」或「同義詞」。例如消費者選擇理論是探討「在有限所得限制下,追求用盡(分配 完)全部所得的效用極大值」,又如生產者理論是研究「在生產技術限制下,追求生產成本的極小化」或是「在生產技術與市場需求的限制下,追求利潤的極大 化」,這樣的分析底稿(藍圖或樣本),都是這種新古典學派分析典範的具體呈現。如果說,大部分現代經濟學家就是在這樣的模型框架下受教育、看世界、做分 析、以及教育下一代經濟學家,應該一點也不為過。

簡單的說,蘋果與橘子這兩種商品,當然可以輕易地被設想或替代成任何兩種商品;所以我們應用同樣的分析方法,不只可以分析蘋果橘子的購買決策與行 為,也可以探討任何兩種商品的的購買決策與行為。接著,二種商品的分析技巧當然可以被拓展來分析三種商品、四種商品…到任何龐大的有限數目的商品(譬如說 1000種或10萬1000萬),因為在多種商品的時候他們所呈現出的數學公式的型式是一模一樣的。

另一方面,由同一時刻關於多種商品的分析角度,也可以輕鬆地轉化為不同時刻的時間縱貫面的多期模型,也就是二種物品變成兩期消費,緊接著,二期模型 可以變三期模型可以變四期模型…甚至可以變成無窮多期的模型。在這種思維方式下,經濟學模型中的行為主角─「經濟人」─很自然地都演化成能活無窮多期的長 生不老的「科學怪人」。

因此任何數量的商品組合的購買決策都能加以分析,任何期數的時間長度的消費問題也都能納入分析。當然我們可以把所得分配於消費的分析,轉化成把時間 分配於工作或休閒的分析,轉化成把精神分配於思考或教導小孩功課的分析,轉化成把愛心分配於自己家人或社會大眾福利的分析…。簡單的說,只要牽涉到有限資 源的分配或選擇問題,新古典的分析技巧是被很多經濟學家視為一種能夠包山包海無所不能且神通廣大的分析工具,這也就是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意思。藉由上述說 明,你就能了解其實經濟學帝國主義並非什麼了不起的想法。

「在有限所得限制下,追求用盡全部所得的效用極大值」的消費者選擇模型範本,被水銀瀉地般地不流餘地的應用到所有經濟學家所想的到的問題上。例如消 費者(消費商品)選擇模型、勞動供給模型、儲蓄模型、預期效用理論、當事-代理模型(principal-agent model)、世代互疊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s)、成長模型、一般均衡模型、動態一般均衡(DGE)模型、隨機動態一般均衡(SDGE)模型、福利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法律 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等等,這些重要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的最主要架構都是「在有限所得限制下,追求用盡全部所得的效用極大化」分析典範,這些 不同類別的模型主要差別,除了所探討的主題不同外,是模型所使用的數學工具的複雜程度不同,以及為求取明確的數學結果所修改或所添加的假設不同。因此,新 古典學派「在有限資源限制下,追求用盡全部有限資源的某種價值極大化(極小化)」的分析典範,可以說是現代經濟學家的共同信仰、共同的立足點與共享的資產 (如果是「資產」的話)。很多經濟學家一開始要分析某一經濟問題時,由烙印在腦海深處的資料庫(海床)中所自動鑽探擷取的分析樣本,自然就是「在有限所得 限制下,追求用盡所有所得的價值極大值」、即「無異曲線加預算限制線」的分析典範。有一點誇張的說,但又相當真實的觀點:在今日,新古典學派的這項分析典 範,幾乎是主流經濟學一代傳一代的「遺傳基因」或「靈魂」。

如果你對上述提到的相關經濟理論不是很熟悉甚至毫無概念,這沒有關係,你所要知道只是相同的思維方式是被以「舉一反三」或「聞一知十」的簡單思維方 式盡其可能地應用到各種模型中就可以,也就是你只要了解經濟學家是把可以想得到各式各樣多采多姿問題都用相同的思維方式或數學模型來加以分析就是了。換句 話說,各式各樣的經濟模型與論文大多是同一個模子製造出出來的產品。領悟與了解到這一層次的現象,你就能大略了解一般經濟學家的思維方式與思想的深度了。

arrow
arrow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