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寶貝-嬰幼兒嘔吐又血便 當心腺病毒引發腸套疊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小兒腸套疊可能與腺病毒感染有關!腸套疊常見於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目前國外文獻指出,可能與腺病毒感染有關。小兒科醫師提醒,4月至6月為腺病毒流行期,要避免感染進一步發生腸套疊,出入醫院及人潮擁擠場所,別忘幫家中的嬰幼兒戴上口罩。

台北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林隆煌指出,腸套疊係指近端的腸子套入遠端的腸內,多是小腸套入大腸,如同走路踢到石頭或掉進坑洞般,迴腸與結腸交會處是最常發生的位置。

腸套疊發生原因尚不清楚,但近幾年國外研究發現,腸套疊附近的淋巴結會特別腫大,經病理切片,竟發現腺病毒感染。國泰醫院2011年4到6月也收到12例腸套疊病例,當時正好是腺病毒的流行季節,這是過去從未遇過的現象。

林隆煌說,嘔吐、腹痛、解血便是腸套疊3大症狀,初期多嘔吐,其次為突發的痙攣性腹痛,伴隨焦躁不安、尖叫、哭鬧或出冷汗,最後出現血便;但若是非急性的腸套疊常以間歇性腹痛為表現,診斷並不容易。

腸套疊多發生在嬰幼兒,成人較少見,僅約1%的腸胃阻塞是由腸套疊造成,通常與息肉或癌症一起發生,目前腸套疊會進行腹部超音波及X光檢查確診。

林隆煌指出,若急性腸套疊發生在48小時內,會先嘗試鋇劑或生理食鹽水灌腸,7至9成可灌通;但若時間逾48小時,灌腸成功灌通機會降至50%,若失敗就須安排手術將套疊的腸子拉開,但仍有復發的可能。

腺病毒會造成腸繫膜附近的淋巴結腫大,是導致腸套疊的危險因子。林隆煌提醒,腺病毒為飛沫傳染,多在4月進入流行期,症狀多以發燒為表現,由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母體的抗體保護逐漸消失,提醒家長出入公共場所別忘幫嬰幼兒戴上口罩預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1台mom為你設想 的頭像
    a1台mom為你設想

    a1m1o1m的部落格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