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用培養病毒 對變異型病毒也有效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每年全球約有五十萬人因流感致死,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團隊設計出不必培養病毒、改用基因工程方法,以單醣結合血凝素的流感疫苗,證實對感染H1N1流感的小鼠與雪貂有效,並對變異型病毒也有效,朝流感「萬用疫苗」終極目標跨進一大步,研究成果昨天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路版,並於首頁特別介紹此發現。
目前的流感疫苗,是將死病毒注射入人體,讓免疫系統辨識「壞人」是誰,等到下次真的流感病毒入侵時,身體就會啟動免疫力攻擊「壞人」,達到預防流感的功效。傳統做法是用雞蛋培養流感病毒,病毒表面覆蓋的是多醣。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提出從來沒人想過的單醣製造疫苗構想,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副研究員馬徹與林國儀領導的研究團隊,繼二○○九年發表單醣疫苗預防H5N1禽流感後,進一步以此方式,首度證實單醣疫苗對人類H1N1流感病毒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研究團隊將多醣蛋白削薄成單醣,結合血凝素製成流感疫苗,間隔兩週施打兩劑注射到小鼠與雪貂大腿肌肉,發現效果比傳統多醣疫苗還好。而且一般流感病毒每年的變異性在五%以內,新方法即使對變異達到二十%的病毒仍有效。
馬徹表示,單醣疫苗使原本被厚厚一層多醣覆蓋住的病毒胺基酸序列暴露出來,那些多為較不易突變的病毒序列,為不同種病毒所共有的相似序列,再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直接對抗共同序列,因此可以一劑對抗多種的病毒。
翁啟惠表示,單醣與血凝素結合後就成為以醣蛋白為基礎的創新流感疫苗。未來,可以直接生產醣蛋白流感疫苗,而不用像傳統去培養病毒,安全又便捷。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