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 中風、心肌梗塞高峰期

冬天是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的高峰期,天氣變冷,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蔡貴嶔醫師提醒鄉親小心注意血壓上升,避免併發症。

近來連續濕冷的天候,衛生署苗栗醫院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一位70歲李姓老農民,日前因為頭暈及左側肢體不適,而到署苗醫急診,經檢查發現是輕微腦中風,且其血壓(收縮壓)高達200毫米汞柱,詳問病史發現,李先生是慢性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藥,平常收縮血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左右,沒料到因為氣溫變冷身體就出了狀況,所幸住院後血壓獲得控制改善,住院期間神經狀況恢復良好,昨(6)日康復出院。

署苗醫心臟內科醫師蔡貴嶔表示,冬天是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的高峰期,其中最重要引發因素就是因為血壓上升,李姓患者也就是因為最近氣溫下降,及其長時間在戶外農地工作,造成血壓急遽上升,而引起中風發作。蔡醫師進一步指出,根據醫學研究,當人體暴露在低溫環境時,體內交感神經就會興奮,激素上升,造成血管收縮,以減少熱能散失來維持中心體溫,然而血管收縮的結果造成血管阻力增加,於是心臟打出去的壓力就會增加而引起血壓上升。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的雙手放入冰水中一分鐘,引起血壓的上升可維持2小時,而當身體暴露在外界的面積越大,溫度越低,時間越久,血壓上升的程度就越高。在氣候與血壓關係的研究中也證實,夏天平均血壓最低,春秋天其次,而冬天最高。

如何能減少冬天血壓的變化,蔡醫師說明,首先衣著一定要能夠保暖,外出時要記得搭配穿戴帽子、手套、圍巾和口罩等,以減少身體在低溫的暴露面積,其次儘量選擇白天溫度較高時外出,並且避免在戶外待太久,尤其是年老患者,及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更要特別注意。

我說:年長者、體弱者請更加注意保暖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寒冬 中風、心肌梗塞高峰期
    全站熱搜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