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大發現紅樹林植物的隱密適應絕招:指狀腺體

台北淡水河紅樹林植物能生長在強風大浪,高鹽份海水和缺氧土壤的惡劣環境中,生態特殊。興大生科系副教授許秋容研究團隊,遠赴澳、亞、非洲等多地,持續對紅樹科植物做研究,首度發現除了胎生苗和特殊的支持根系外,「指狀腺體」是紅樹科紅樹林植物,能適應嚴酷環境的秘密絕招。(寇世菁報導)

十年前,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許秋容研究團隊,發現分布在東北亞的水筆仔,是沒有被描述過的新種植物,十年來,研究團隊,更遠赴澳、亞、非洲等地,持續研究紅樹科植物,首次研究發現除了胎生苗和特殊的支持根系外,指狀腺體就是紅樹科紅樹林植物,適應嚴酷環境的秘密絕招。

許秋容說,指狀腺體是一種小而似手指的腺體構造,位於枝條頂端的托葉基部內側。研究發現紅樹林科中的紅樹林植物,往往比生長在內陸森林的物種,具有數量多而大的指狀腺體。它們會分泌出略帶黏性的物質,浸潤幼芽,並在幼葉表面,鍍上一層保護膜,可有效減緩蒸散作用與排拒病原菌入侵,並和托葉共同發揮機械性的保護作用,讓幼嫩組織免於遭受強風、潮汐和鹽沫等的傷害。

興大表示,這項研究和國立中山大學楊遠波教授、新加坡、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美國等外國學者,和陳映儒、巫思揚、吳業華和谷德予等四位學生共同努力而達成,研究成果深入探討紅樹科指狀腺體的多樣形態和超微細結構,並進一步指出生態意涵及演化趨勢,兩篇相關文章,先後榮登植物學研究,和林奈學會植物期刊刊載。

興大指出,由於世界上的開花植物,具指狀腺體的植物種類不多,研究相當少,這項研究結果讓人耳目一新,十分珍貴。

arrow
arrow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