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執筆:張翠芬)】
在雲林北港小鎮,曾出現一位影響國際醫學的奇人,他就是創立「諸元內科醫院」並得到第4屆醫療奉獻獎的蔡深河博士。這位小鎮醫師發明肝穿刺治療肝膿瘍的創新方法,救人無數,論文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後,還吸引國外醫學專家來台合作。
光復初期的台灣西部沿海,生活貧困,衛生條件低落,民眾多飲用地下水,阿米巴原蟲經由飲水進入體內,在肝臟造成肝膽化膿,肝膿瘍是一種「窮人病」,手術費昂貴,要賣2甲地才開得起刀,很多人乾脆等死。
蔡深河雖是鄉下小鎮醫師,卻很有研究精神。蔡爾信形容,當年沒有超音波,肝臟穿刺是很大的挑戰,「需要勇氣和開放的心」;蔡深河從抽肺出膿瘍的概念,把技術運用到肝臟上,借助X光,用長針穿刺找到化膿疼痛點將膿液引流出來,再使用抗阿米巴藥物治療,這項突破讓他成為治療肝膿瘍權威,累計病例超過3600人,迄今仍無人能出其右。
1960年,蔡深河在日本鹿兒島大學醫學雜誌,發表治療肝膽膿瘍的研究論文,被美國海軍第2研究所(簡稱NO.2)的負責人克勞斯博士看到,他和蔡深河取得連絡,在台展開長達18年的醫療合作研究計畫。
這個醫療機構當初辦公室設在台北市公園路上。由於交通不便,檢體送到台北要12小時,蔡深河還發明了乾式檢驗法來保存檢體,第2研究所派專車到北港,取回病人血清及檢體,然後送到美國。蔡深河肝膽內科相關的論文及研究資訊都與國際同步,第2研究所還為他頒發感謝獎牌。
蔡爾信談起父親滿是驕傲。因為父親同班同學宋瑞樓教授曾說:「在北港,最敬佩的人,一個就是媽祖,另一個是蔡深河博士。」雖然蔡深河博士已經仙逝,他發明的肝穿刺,被醫界採用肯定,他留下的精神,也是北港永遠的傳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