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測心臟功能「負荷式」檢查有利診斷

健保局在今年十月一日通過給付「負荷式心臟超音波心臟圖」檢查,利用現有的運動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讓病人在運動過後心跳快速的當下進行檢查,可以了解病人在心臟負荷增加時的狀態,必要時也可以「藥物滴注」的方式,讓病人增加心跳,風險低且敏感度高,有利於早期檢查、早期治療。(劉怡伶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志遠表示,「負荷性心臟超音波心臟圖」,是指在心電圖及血壓監測下,藉由病人運動或以藥物滴注的方法,讓病人心跳增加,然後施行心臟超音波檢查,可以跟現有診斷工具互補,讓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有更多的選擇。

此項檢查可以評估胸痛病人是否有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是否因冠狀動脈疾病造成,或過去已知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度及心肌存活度評估,甚至手術前危險度評估及瓣膜性心臟病嚴重度評估,都是這項檢查的適應症;在歐美國家已施行多年,健保局十月份通過給付。

施醫師說,「檢查流程是讓病人先跑步,在當下接受檢查,跑步過後的心臟超音波,可以看出平時看不出的變化」

他指出,檢查本身很安全,風險低於千分之一,準確度超過80%,施醫師呼籲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國人還是要多加小心。

arrow
arrow

    a1台mom為你設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